移至主內容

2023教育創新100:向真實世界學習

思賢國小智慧領航社群

新北市新莊區思賢國民小學
思賢國小智慧領航社群由具共同教育理念的教師們組成,社群以學生為中心,愛校為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來設計教學活動;學生因愛校,同時愛護夥伴,因有愛而信心滿滿,且樂於與夥伴合作,一同勇往向前迎向未來的挑戰。 社群成果包括109學年生態池水域「思賢i-Eco生態雙語課程」,110學年上融入ipad,藝術與PBL的「思賢i-Eco生態雙語課程2.A」,110學年下結合PBL自主學習的「為校園植物發聲…

悅讀躍會讀

海山國小
發現閱讀的喜「悅」,讀人讀世的廣「讀」,自主學習的雀「躍」,各文本跨域融「會」,閱讀不只是閱「讀」。 一群愛動腦也愛逼著孩子動腦的老師,組成了「悅讀躍會讀教師專業社群」,認為學習是為了因應多變世界的求生方法。 期望透過閱讀,孩子發現世界的新奇;透過學習,奠基啟發孩子的能力;在課堂上用活動陪伴孩子,在課堂外讓書陪伴孩子;與孩子共學成長,探索世界,一起為世界盡心。
「惡地協作」為國立成功大學師生與臺南高雄惡地形地區夥伴所組成的團隊,前身為成大科技部人文創新與實踐計畫團隊,自2018開始以「促進區域與跨域合作」為目標,在臺南與高雄惡地泥岩地質地區進行專業實踐。自2020年開始,承接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以新體驗,新產業,新資訊為策略,結合本校之設計,資訊,科技專長,串接大學常態的教學,研究,服務,輔導資源,對內引導大學師生參與惡地形場域,…
仁和國小自100年起,配合『活化閱讀課程』制訂Super CEO計畫,由蕭富陽校長及林裕?主任召集高年級導師及行政團隊組織愛創思(iChance)團隊,推動高年級Project Based Learning (PBL)課程,期許學生能應用閱讀及資訊知能解決改善生活環境的問題或現象,培養學生主動研究的觀念及態度,激勵學生獨立研究潛能。

成瑋盛

逆風劇團
成瑋盛,今年26歲,現為台灣風啟青少年賦歸協會理事長,逆風劇團創辦人暨團長。曾經是學習低成就,高中中離以及社區高關懷,高風險青少年,現在致力推動特殊境遇青少年賦歸,將藝術,教育,社福,陪伴等重要元素成為迷惘青少年的第二個選擇。
成福國小是一所超過百年的偏遠老校,學生需要補助的弱勢比例超過6成,學校附近的生態及文史資源非常豐富,在這樣的環境下,成福智慧創客工作坊的教師透過動手做的核心概念,在實作的體驗加上新科技的輔助,利用平板,數位望遠鏡,空拍機,微距鏡,VR頭盔…等新科技工具讓孩子能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故鄉及台灣,能夠關懷土地進而愛上身邊的一切,最後能以自己的故鄉為榮,並能分享故鄉的真善美。所作的一切就是向真實世界學習。…

我是你的眼_看見家鄉

南台自造教育社
南台自造教育社成立於2018年,目前和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以及南台USR計畫合作,社團以「關懷」和「陪伴」為最大的宗旨,進行自造(Maker)教育,將創意透過設計者的雙手實踐,社團活動主要分為「教案的開發」及「進行教案的實作」兩大核心,會配合時事,社會現象來提出創意發想並且製作教案,後面會和偏鄉及需關懷的單位合作執行,和參與活動的師生交流再繼續開發及創新教案。

教室裡的二戰

戴逸群,廖璟文,劉瑀葳,李沐璇
教室裡的二戰教育手遊開發團隊是由旗山農工戴逸群老師,台大歷史系廖璟文,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李沐璇和現任工程師的劉瑀葳組成,在團隊中,戴逸群老師擔任遊戲的製作人和遊戲策劃,廖璟文擔任遊戲架設工程師,李沐璇負責電繪各國領袖及二戰地圖,劉瑀葳協助遊戲移植各大平台,以四人之力打造出一款媲美遊戲大廠製作的手機遊戲。這款結合二戰歷史和英文的手機遊戲深受學生喜愛,並提供教育工作者在App…

數感實驗室

國際數感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數感實驗室為臺師大第一家衍生教育新創企業。我們主要宗旨在推動「讓數學好用,好玩,好學」。平以辦理國中小的數學實驗課程為主,並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多所國高中合作進行教師研習,家長講座,資優班課程,寒暑假營隊等等。同時以數學科普為主題,經營YouTube頻道與facebook粉專,現以分別有近4萬與10萬人的追蹤。我們期許自己能將數學實驗的教學模式,帶往全台各縣市,讓全台不分年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