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教育創新100:AI時代 幫助孩子成為更有智慧的人
李秉軒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自造者學習協會
李秉軒長期致力於特殊教育與科技融合,推動身心障礙者的居家數位工作學習。深信科技的發展可以突破傳統就業的限制,為身心障礙者帶來新的希望與機會。透過AI、3D建模、數位影像等工具,李秉軒協助腦性麻痺者克服肢體限制,在家中也能從事創作與工作;也引導自閉症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發揮長才,進行結構化學習與數位任務,實現自主且穩定的遠距就業。
松高新「識」界
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
松山高中為培養每一位學生面對真實世界挑戰的能力,透過校訂必修課程-研究方法與專題,融入媒體識讀議題,讓學生以「真實問題」為核心,在「松高新識界」中透過探究、跨領域合作與研究分析,發展具備實踐價值的研究專題,讓學習真正與生活及社會議題連結。本課程從問題意識出發,學生不再只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透過觀察社會現象、思考身邊的問題,如社群媒體影響、社會關懷及假新聞等,形成有意義的研究主題。課程結合…
楊昌珣/臺灣智慧教與學推廣協會
臺灣智慧教與學推廣協會
臺灣智慧教與學推廣協會由一群熱心教育的教師、資訊業者及社會人士共同成立,致力於縮減城鄉數位落差,推動教育公平,並響應聯合國 SDGs 永續發展目標。協會於 2024 年 8 月正式成立,打造具備 VR、平板、5G 網路及智慧錄播系統的「行動智慧學校」行動教室,深入偏鄉校園,提供虛擬實境體驗、3D 學習、程式設計等創新課程,並協助教師提升數位教學能力。截至 2025 年 6 月,已服務全臺 23…
楊筑鈞、陳恆毅/拯救校園三腳狗大作戰
樟湖生態國民中小學
樟湖生態國中在雲林山區,學校中常見流浪犬缺失肢體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議題,我們在「專題研究」中引導學生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採用「ECOLOGY綠鑽石」七步驟探究模式,真實連結學生與社會。學生透過「情境覺察」發現流浪犬的困境,進而「問題驅動」尋找原因,並通過「觀察探究」、專家訪談和田野調查蒐集數據。在「方法連結」階段,學生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我們與政府和動保團體合作,…
樂寫公益學習網
吳孟霖/聯發科技;陳雅琪/聯發科技;林暘閔/新加坡商星業科技;蔡子揚/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郭繐綺/綺迪教育志業
同時榮獲「誠致程有威先生教育科技獎」金獎樂寫公益學習網,是一個希冀透過真人陪伴鼓勵、促進孩子自主學習的教育平台。
洪崇銘
蔗青文化工作室
蔗青文化工作室自成立以來,持續實踐地方文化與教育創新,關注城鄉資源差異與地方創生挑戰,致力於將地方需求轉化為公共參與與具體行動。工作室參與多項教案設計與文化教育計畫,包括與中小學合作推動以地方文化為核心的課程,發展戶外與影像教育,協助學生連結自身與土地,強化地方認同。並藉由媒體創作,記錄偏鄉教育現場的真實處境,文學改編影像作品《歸鄉三部曲》與教育專題報導,均嘗試突破傳統框架,…
減塑大成-學海如潮
桃園市大成國中
大成海洋團隊由五位跨域教師組成,分別專長於英語、生物、健體、表藝與國文,融合行政與跨領域教學能量,實踐「日常減塑為起點,保護海洋為目標」、「不靠海也能做海洋教育」。我們以教育取代命令,選擇引導學生從知識、情意到行動,培養永續素養。以「早餐袋問題」為起點,開展「上學不要早餐袋」運動,結合PBL專題學習與T.I.D.E.教學模式,設計橫跨八大領域、14科目課程,如微粒計算、海廢創作與鯨豚友善飲食等,…
Pagination
- First page
- Previous page
- …
- 5
- 6
- 7
- 8
- 9
- 10
- …
- 下一頁
- Las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