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3教育創新100:向真實世界學習

蔡思怡

高雄市立七賢國中
「我的思房筆記」是一個1+N的團隊,終極目標是拯救世界。團隊中的「1」是蔡思怡,「N」則是在二次元及三次元與我互動,給我各種回饋的共備夥伴們。 「知識沒有進入生命,不會有力量」,將紙上談兵的課文,轉換為遇見生命各種課題時,做出適切的回應與舉措,是我的教學目標,也是我期待激發的學習表現。 我篤信「閱讀即生活」。與其說課程,不如說我設計的是一幕幕生活場域,把閱讀嵌入生活,寓教於樂;…

蔡昕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昕璋博士曾獲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服務獎。二十多年來陸續投入高齡者,特殊需求族群,以及第三世界國家之社區藝術教育及生命教育公益服務,亦帶領大學生及高齡者走入社區進行各項社會實踐。2015年起推動「社區青銀共學方案」並於哈佛,牛津大學等校分享臺灣經驗;2018年起透過「微型音樂劇」開展「創齡」(creative aging)模式,以服務學習為基礎,融入社區本位的藝術實踐,參與式藝術…

蔡馨嬅,林佩蓁

北政國中
生活科學為北政國中九年級校本彈性課程,歷經兩年多的設計與試行,111 學年由自然與數學領域共同授課,授課教師為蔡馨嬅,林佩蓁老師。本課程上學期最後總結性評量為科學家雜誌,學生自選一位感興趣的科學家,並設計與實作跟這個科學家相關聯的實驗,並將科學家,設計實驗過程與結果及心得整理成一份科學家雜誌,在一學期的課程中以組為單位,不斷地進行設計與思考,及口頭發表,…
我們是臺北市立信義國中團隊,成員包含校長,主任,老師,我們合力推動「信義援環」課程。這門課程的意涵是「信義學子援救環境」,是跨領域彈性課程,109學年度獲選為教育部課程評鑑參考手冊範例,也獲得臺北市110學年度創新教學行動研究校本課程評鑑優等。 我們的基本信念是,環保不是空談,要在生活中養成習慣,才能實踐減塑目標,所以我們在校內推廣減塑,籌辦無塑園遊會,將環保理念帶入生活,並透過小組探究,…

藍詩婷/學次方創學團

藍詩婷/學次方創學團
我們是學次方,來自新北市三峽北大社區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團體。 我們堅信「自主思辨」是學習的重要核心,當孩子有機會自己做選擇,有機會實際去應用所學時,對學習的渴求之心便油然而生。因此我們盡力做到讓孩子能從自身的好奇心出發,一面探索一面學習需要的工具與方法,真正達到自主學習。 我們發現學習的答案是回到人類最原始的本能「玩」。在遊戲中,孩子會進入到另一個情境中,而那個情境就是自己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蝶入你心

四季西屯教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附設臺中市私立西屯四季藝術幼兒園
西屯四季藝術幼兒園對永續的承諾「培育改變世界的行動者,以全球綠色永續創新教育的典範為目標」致力成為對世界最好的學校!在教育影響力的實踐中,持續以生命影響生命,運用主題方案教學的創新課程模式,結合家長資源,帶著孩子逐一實踐想望,讓孩子擁有無限的創造力,透過設計思考,動手作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的教育方案,積極學習與動手做,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並且能夠關心自己所居住的生活環境,接納不同的文化,實踐永續教育!

西湖國小課程創新實驗小組

臺北市內湖區西湖國民小學
在學校團隊運作上,西湖是一個小型的學校,每一位老師的專業都很重要。我們的老師擁有多元的能量,在學校會組成各類科專業社群,依專長興趣研發各式創新課程。同時能因應學校現況與環境,進行各類科課程的整合與合作。 行政者的支持與規劃,教學者的執行與修正。透過多方的對話互動,整個團體更能激盪出各式的創意與發想。將想法與理念落實於教學,解決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表現出真正的素養教學。

許庭銨,許喬銨,許芷瑄,李宜芳/櫓聲。

臺北市內湖區東湖國小,桃園市平鎮區南勢國小,臺中市南屯區文山國小,新北市林口區新林國小
「櫓聲」的「櫓」原意每天敲木魚的聲音,而「櫓聲」意謂著我們團隊成員對教育事業的投注與熱情,將每一刻的教育創新靈感化為聲響,傳遞至學生的心靈。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也透過「櫓」提醒自身的責任,期許我們能審慎對待每一天所遇到的新挑戰,持之以恆地創造教育的新火花。而我們團隊的成員分別在不同縣市工作,每週都會討論新的教學方式,應用於自身的課堂中,並安排跨校交流,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學習刺激,看見更廣闊的視野,…

許惠萍

鼻頭國小
以SDGs,海洋教育,愛樹活動等主題為主,結合載具(chromebook和平板)和線上平台的運用,整合學校的宣導,各領域,書籍,國語日報和線上資源等,設計成跨領域的課程內容。採用PBL的形式進行,透過建立或產生需要跨領域達成的專案與問題,並讓學生能從做中學的方式一步步建構出知識的學習方式。以及結合混齡的理念,將中高年級採異質分組,由高年級帶領中年級一起進行共學,最後的目標為培養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