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3教育創新100:向真實世界學習

我們是一群喜歡大自然的孩子,我們發現攀木蜥蜴是很有趣的生物,從平 地到高山都可以發現牠的蹤跡,只要有牠的足跡那裡的生態就很豐富,可 是我們也意外得知台灣民眾對牠不熟悉,所我們透過推廣行動,希望帶領更多民眾去認識台灣原生種攀木蜥蜴-斯文豪氏攀木蜥蜴。

臺科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臺科秀串聯臺灣優秀的科學老師,轉換在教室講臺角色的日常,將教案改編成演示腳本,登上科博館攝影棚式演講廳搭建的新舞臺,在製作團隊嚴謹的規劃下,不只是精準的科學知識,還有劇情的安排,道具的設計,服裝的搭配,燈光音響的鋪陳,畫面的運鏡編輯等,交織成一齣又一齣原創性高又精彩的臺科秀。運用活潑有趣的戲劇,傳遞讓人感覺艱深的科學知識,將科普傳播更深入人心,加上演出後的現場的體驗操作,…

興隆策展人推手

興隆國民小學
興隆策展人推手 年資三十年的視覺藝術教師李宜芳為社群領導人,年輕有活力的輔導專長陳力瑋老師,視覺藝術專長李林異主任為共同創始人,第二年有語文專長林佳諺老師,廖玉珠老師(已調任本縣嘉豐國小,嘉豐國小為本校聯盟學校),加入團隊,今年轉導專長張玟榤老師,語文專長蕭淳鴻老師陸續加入。社群成員各自在其專長領域協助培訓興隆策展人,老幹新枝的組合,一年一年更為精進,也持續保有熱情,在外部資源廣達基金會「…

艾葆創客教育

艾葆創客教育
艾葆創客教育是由勁園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品牌,運用教育科技,透過平臺完整的解決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問題。在內容部分,我們提供完善且形式多元的數位教學資源包;在教學與學習過程,我們提供互動教學平台;在學習成果部分,我們也提供學習歷程平台,讓學生展現成果,累積學習歷程。

芳和城市行動家培訓基地

臺北市芳和實驗中學
我們進行一場看似不可能的挑戰與實驗,在不同的學科課同時進行跨領域主題式教學。將原本壁壘分明的學科課程,使用真實世界的議題,重新鏈結在一起,讓學生在不同的課程從不同面向,認識這個真實的世界。為了讓跨域更有意義且貼近真實,我們使用大量的時間進行備課,建立課程橫向連結。看見學生跨出舒適圈,努力接受挑戰的樣子,真的令人感動,願意傾盡心力,讓芳和的課堂充滿師生雙向奔赴的課堂風景。

范曉珊

富田國小
富田國小是屏東縣內埔鄉的KIST雙語實驗小學,學校著重在孩子的「學習力」,「品格力」與「文化力」,除了原本的學科外,富田國小也發展出不同的自編課程來回應孩子所需具備的能力,而雙語世界公民課程以探究為主軸,融入SDGS為輔,讓孩子有機會連結自己,學校,家鄉與國際,並以任務為導向,讓孩子遠眺世界,擁有「文化力」後,在過程中建構習得知識,長出「學習力」,接著給予最貼近孩子的真實情境任務,…

莊濬豪

桃園市立大溪高級中等學校
  大學與碩士皆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的我,歷經多年數學專業涵養與訓練,讓我擁有用邏輯思辨視角看待世界,將所學運用於生活中的能力,也希望透過教學,讓學生知道:「數學,能讓學習有感,現下與未來生活有用!」帶著這樣的信念,開設了多元選修課程─生活中的數學。   課程以生活情境為題材,透過講授與小組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並依據學生討論內容給予即時回饋。如課程中的單元主題…

董大鋼

董大鋼
董大鋼深信「服務學習」是學生自我實現的鑰匙,他成立了「科學生態服務社團」,帶領學生以 「體察受眾真實需求→專題探究翻轉學習→服務實踐解決問題→檢討精進再次出發」的回饋圈模式推動服務學習。 包括博物館導覽,微電影拍攝,廣播節目製播,校本教材研發,社區親子活動等,以服務深耕了學生的同理心與自我實現。 師生因緣於服務學習,董老師獲「行政院國家環境教育獎;教育部杏壇芬芳獎,社會教育貢獻獎…
團隊:蓋斑鬥魚 我們來自基隆偏鄉的迷你小學,我們三人小組,因為一個共同想完成的實驗課程相聚一起,各自發揮所長:善於課程教學的,對生態有研究的,對自然實驗有興趣的,我們為不一樣的學習而教,利用本案將這段時間師生走過的路,串成故事與您分享。
TOP